廣東省藥店接入集采 為藥店統籌支付奠基礎?
9月11日,廣東省藥品采購中心下發《關于做好我省藥品零售企業藥品交易報名工作的通知》(下稱《通知》)!锻ㄖ访鞔_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將開展藥品零售企業藥品線上交易,要求藥品零售企業在10月31日登錄交易機構網站(零售藥店交易門戶)進行會員注冊。
這是繼山東、浙江、上海對藥店醫保藥品集采之后,又一省把零售藥店納入醫保系統的采購渠道。
定點機構納入集采大勢所趨
正如此次廣東《通知》里提到的,包括早前其他省市執行藥品零售企業藥品集采,其政策依據正是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》(國辦發〔2017〕37號)以及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《關于印發推進藥品價格改革意見的通知》(發改價格〔2015〕904號)。
尤其是904號文明確提出的“做好醫保、招標采購政策的銜接配合,促進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主動降低采購價格”要求,而后在2017年的醫改重點工作任務中,也提出了“探索醫療機構處方信息、醫保結算信息與藥品零售消費信息互聯互通、實時共享”。
醫保作為醫藥市場最大的購買方,集支付、定價、采購三權為一體,牽頭“三醫”改革,正在推動醫藥市場發生根本性的變革!2018年全國基本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》顯示,2018年參加全國基本醫療保險(包含職工基本醫療保險、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以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)134459萬人,參保率穩定在95%以上,基本實現人員全覆蓋,基金總收入達21384億元,占當年GDP比重約為2.4%。當然,與醫院渠道相比,零售藥店的占比仍然不高,在醫保中也不例外。2018年職工醫保參保人員醫療總費用12140億元中,醫療機構發生費用為10495億元,個人賬戶在藥店支出費用1645億元。
在國家實施“4+7”城市集采后,醫院藥品出現價格洼地,25個中選藥品價格平均降幅52%,最高降幅96%。未來全國藥品價格聯動已是可見的趨勢,零售藥店價格下調恐怕已無可避免。
作為藥品零售大省,廣東此次動作影響的藥店數量頗為可觀。2018年全國藥店行業48.9萬家門店數量中,廣東省數量最多,達56777家,占比超11%,比第二位的山東省多1.7萬家。在業內人士看來,此次,作為藥品零售大省、藥店數量居全國首位的廣東加入藥店集采的戰壕,讓醫保藥品的采購渠道趨于統一的猜想,向現實邁進了一大步。
為藥店統籌支付奠基礎?
尤值得關注的是,廣東省藥品采購中心在《通知》中提到開展藥品零售企業藥品線上交易的兩大目的:一是進一步規范該省零售藥店藥品交易的工作,而另一個則是藥品零售行業呼吁多年的內容“推動社會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定點零售藥店門診特定項目”。
其實早前在其他省市嘗試藥店集采時就有分析人士認為,此舉難以抹平院內外藥品價差。原因在于統一采購平臺后零售藥店盈利仍然依靠進銷差價,而公立醫院則是按照政府要求靠醫療服務收費、藥品執行“零差率”。
此次廣東如能按照《通知》透風內容所指,在藥品線上交易基礎上,推動醫保統籌基金在零售藥店端的開放,對當地醫藥流通鏈條的重構將有巨大影響。
預估未來隨著藥品采購渠道統一,定價及醫保支付標準也將趨于一致,若真正建立以市場為主導的藥品價格形成機制,零售藥店將有望在藥品供給體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。
- 上一篇: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意見
- 下一篇:OEM代加工生產招商
此文關鍵字: